正业科技去年业绩“变脸” 下修盈利预期至最多亏1.25亿元

炒股就看,变脸权威,正业至最专业,科技及时,去年全面,业绩盈利预期亿元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下修
每经记者 胥帅 每经编辑 梁枭
要跨界固态电池、多亏储能、变脸光伏HJT电池,正业至最(SZ300410,科技股价12.03元,去年市值44.23亿元)去年曾备受投资者关注。业绩盈利预期亿元今年1月30日晚间,下修公司曾发布业绩预盈公告。多亏
然而2月14日晚间,变脸曾经的热门股业绩“变脸”,去年业绩由盈转亏,最新预计亏损7340万元~1.02亿元,扣非后净利润预计亏损9550万元~1.25亿元。
有意思的是,正业科技将业绩“变脸”原因归结于工作人员工作不细致,预计不够充分。
或巨亏近亿元
2月14日晚间,正业科技下修业绩,公司原预计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13万元~2960万元,现在最新预计亏损7340万元~1.02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扣非后净利润预计亏损9550万元~1.25亿元。
正业科技解释了业绩修正原因。受疫情影响,公司在前次2022年度业绩测算时,相关工作人员未能对预期信用减值测试、资产减值测试、商誉减值测试开展深入细致的分析与复核,导致对计提预期信用损失准备、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的预计不够充分。经进一步对存货及固定资产、应收账款、商誉等资产开展的检查及复核,现对前次业绩预告进行修正。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正业科技这次把业绩“变脸”的原因归为工作人员未仔细核对资产减值测试等,还提及疫情因素。
而在最开始的业绩预告中,正业科技也把业绩同比下降的原因归结为疫情,认为受疫情影响,客户需求有所放缓,订单及交货量未达预期,导致产品营业收入及利润有所下降。
业绩“变脸”不及预期一直是上市公司重大利空。目前正业科技的走势处于上升通道,股价逼近前高13.8元。
曾要跨界HJT等热点
实际上,正业科技曾是去年资本市场的热门股,原因主要是跨界光伏,而公司要进军光伏的领域还是火热的HJT。
去年10月末,正业科技曾因为HJT电池项目一事收到关注函。公司在江西省景德镇市设立控股子公司景德镇正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年产5GW光伏组件及8GW异质结光伏电池片生产基地。
当时,正业科技一直在强调光伏研发团队的实力,比如项目总负责人毕业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经济学双硕士,有近二十年企业管理经验,对光伏行业有十几年的管理经验;首席技术顾问1名,为澳大利亚籍华人,吉林大学物理系博士后导师,多年来在电池技术的研究中累积丰富的经验,与太阳能之父马丁格林教授共同合作的研究成果获得多项国际技术奖项。
项目公司具备从电池技术到组件技术以及设备技术的工程师,储备了包括异质结电池降本路线的核心技术,为公司进入光伏领域提供了长期稳定的发展条件。该项目当时处在规划建设实施进程中,还未产出任何产品。
除此之外,正业科技表示,在新能源战略发展规划中积极发展储能相关产业。公司与深圳市超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完成《备忘录》,以公司为主导方快速与超壹新能源公司研讨方案,以实现大功率大尺寸固态聚合物锂电池项目落地量产。
然而当时公司表示,计划合作的大功率储能电芯产品还没有正式大批量生产的经验,合作方目前仅有小试线在生产产品。固态聚合物电池要达到量产条件尚需时日。
三个多月过去,正业科技的HJT电池、储能、固态电池究竟进展如何,公司也未在业绩预告公告中提及。
相关文章
- 受损股民可至新浪股民维权平台登记该公司维权:http://wq.finance.sina.com.cn/ 关注@新浪证券、微信关注新浪券商基金、百度搜索新浪股民维权、访问新浪财经客户端、新浪财经首页都2025-07-09
- 韩国财政部长秋庆镐周四表示,韩国计划延长外汇市场的交易时间,这是其努力的一部分,以使亚洲第四大经济体成为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秋庆镐表示,韩国政府将考虑最早在2024年下半年将外汇交易时间延长至凌晨2025-07-09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1月12日消息,有七大利好可能影响明日股市,具体为::2022年预盈1.25亿元到1.5亿元 同比扭亏亿晶光电公告,公司预计2022年实现归母净2025-07-09
- 1月11日,由中国酒业杂志评选的“2022中国酒业年度人物”正式揭晓。国台酒业董事长闫希军获选。主办方介绍,近年来,在的加持下,国台酒业致力打造“现代健康白酒,创新现代饮酒文化”,积极推动传统白酒产业2025-07-09
- 主题:从蔚小理看新能源车的投资价值直播时间:8月30日晚20:00主持人:新浪财经主编 李兀 账号:@派哥聊美股嘉宾:IT创业者、互联网研究达人 雨枫 微博账号:@雨枫有话说视频:全文实录:主持人2025-07-09
- 小波思基当90,甚至00后都开始报复性存钱,或许正是我们该提前布局的时候。公募从未连亏两年2022年不堪回首,外有疫情“断水流”,内有股市“掏钱包”。不过,进入2023年以来,股市总算有了起色,而从历2025-07-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