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龙头提价,A股半导体概念集体躁动!行情启动?!

龙头提价,A股半导体概念集体躁动!行情启动?

时间:2025-07-06 17:18:13 来源:诗以言志网 作者:娱乐 阅读:315次

入口提示:新浪财经APP-行情-决策商城

5月11日,龙头提价A股昨日走出独立行情后今日再度大涨,半导创业板则延续强势,体概体躁其中,念集半导体概念大幅走强,动行动、情启、龙头提价、半导、体概体躁、念集、动行动、情启、龙头提价、半导等股大涨。体概体躁

消息面上,有媒体报道,全球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计划提高价格,原因是通胀问题、成本上升以及为缓解全球供应紧张的大规模扩张计划。据相关报道指出,台积电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第二次告知客户,计划提高价格,理由是迫在眉睫的通胀担忧、成本上升以及其大规模扩张计划,以帮助缓解全球供应紧缩。

同时台积电计划将成熟和先进芯片生产技术的价格提高“个位数”。知情人士说,计划中的价格上涨将在2023年初生效。

事实上,受原材料价格上涨、芯片产能紧缺等影响,台积电已在去年上调产品价格,以8月为例,该公司的先进制程涨价10%左右,成熟制程涨价在10-20%左右。

近日,研究机构Gartner宣布,调高全球半导体产业营收规模预期,增速提升5.79个百分点达13.6%,产值有望达6760亿美元。Gartner指出,缺芯下芯片平均售价持续上涨,这也是今年半导体产值提升的关键,随着总体半导体供应逐渐平稳,消费电子需求疲软,价格将趋于稳定。不过,车用半导体供应持续、存储器依旧紧缺。

表示,当前半导体估值水平低于过去五年历史估值均值,接近2019年初的上一轮底部位置,建议重点关注当前半导体投资机会,静待需求改善。推荐两条投资主线:一、设计公司关注业绩确定性高、下游为增量蓝海市场、客户结构优质的头部公司。二、强化国产供应链持续推进,晶圆厂景气维持高位,建议关注本土晶圆厂、设备龙头公司机会。

那么,是否意味着半导体概念将成为近期资金追逐的热点板块?或许,我们可以从近期热门股的走势上窥知一二。

以今日大涨的台基股份为例,利用对其现有120天的形态走势,分析了该股未来20天的走势预测,后市能否持续反弹?打开速来解锁 未来走势也就不再成迷!

详见下图∨∨∨

另外,众所周知,个股K线走势中有上涨下跌、横盘整理、底部、顶部形态。通过K线不仅仅是分析其开盘价和收盘价的,还能够通过K线的形态,分析价格的行情走势。而通过对大牛股K线走势进行分析,便能轻松帮助投资者复制龙头股走势,寻找新龙头!

再选取其近一段时间的走势,也就是4月11日-5月11日的一段K线走势,利用寻找跟他近期强劲走势相似的前20只个股。选取前四只个股发现,相似度均超过98%!相似度排在第四名的神秘个股,近期有所反弹,后市走势值得期待!

而第一名神秘个股相似度更是超过99%!那么,也就意味着,这只神秘个股更有可能复制台基股份的反弹势头!

再多说一嘴——不是所有人都会一直看盘、观察主力动向。

很多人更需要的是“有人帮他看盘,有情况了说一声”。

如果投资者同时拥有、、、大单净量等炒股神器,那么就可以从每天的盘面和连续数十个交易日为单位来监控主力资金,经过多重验证之后,捕获主力的成功率必将大幅提高。

最后说一句,好的产品就像好的股票一样,你今天不买,明天可能就不是现在这个价格了,也更不要让主力多了几件武器而超越了你。时间紧迫,话不多说,赶紧上车,武装自己,逼死主力。

入口提示:新浪财经APP-行情-决策商城

本产品由优品投顾提供,机构编号ZX0111。

风险提示:本产品仅供参考,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策略产品研发投资顾问编号A0340617070005,策略根据算法模型得出,存在局限性,不代表未来收益。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 通胀和禽流感推高就餐成本,美国将迎史上“最贵”感恩节?
  • 暗访新盘样板房:空间看起来更大?或因缩小版“道具”暗藏玄机
  • 新股前瞻|绿竹生物:两年亏损超12亿元 低价成为带状疱疹疫苗市场制胜法宝?
  • 文保单位等区域禁设商业户外广告设施
  • 巴菲特大出手! 伯克希尔哈撒韦增持日本五家贸易公司股份至6%以上
  • 弹药生产赶不上乌克兰消耗 北约急了
  • 俄安全局局长:已针对乌“恐袭威胁”加强防范
  • “新兴市场教父”跨境资金无法汇出?汇丰中国回应
推荐内容
  • 首款面向大众流通的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亮相服贸会
  • 百万年薪抢人,这个岗位彻底被ChatGPT带火了!
  • 机构开年调研忙 科技公司受关注
  • 嘉能可2022年利润飙升60%创新高 将向股东返还71亿美元
  • 越秀地产 | 用心用情服务群众,尽力尽责守护家园
  • 全国政协委员刘永好:履职三十载,为民营企业发展再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