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市场配额发放规模将收紧
全国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的全国配额发放规模将有所收紧。
11月3日,碳市生态环境部公布《2021、场配2022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下称《分配方案》)。放规
《分配方案》整体延续了首个履约周期(2019-2020年)的收紧框架,纳入全国碳市场的全国两千余家发电企业将免费获得配额,用于在2023年底前一次性完成第二个履约周期(2021年和2022年)的碳市配额清缴。
若发电企业实际排放超出所发放配额,场配可通过全国碳市场购买配额等方式补足缺口。放规若实际排放低于配额,收紧也可在全国碳市场出售配额以获取收益。全国
全国碳市场于2021年7月正式上线,碳市配额是场配该市场唯一可交易的产品。截至今年11月3日,放规全国碳市场配额成交量1.96亿吨,收紧累计成交额86.3亿元,当天的收盘价为每吨配额58元。
与首个履约周期相比,第二个履约周期的碳排放基准值有所下降,意味着发电企业可获得的配额将因此减少。碳排放基准值是决定配额发放量的一项重要参数。
《分配方案》将发电机组划分为四类,并制定了相应的供电和供热基准值。
以2021年的基准值为例,非常规燃煤机组的供电基准值较首个履约周期缩紧18.41%,供热基准值缩紧幅度达11.9%,配额收紧幅度最大。300 MW等级及以下的常规燃煤机组降幅紧随其后,供电基准值同比下降10.39%、供热基准值也下降了11.98%。
《分配方案》还引入了盈亏平衡值的概念。它是指各类发电机组配额盈亏完全平衡时,所对应的基准值。各类机组2021年的基准值均小于平衡值,意味着当年的配额发放总量将少于实际排放量。
业内普遍认为,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配额总体富余,配额发放量将逐年收紧。在首个履约周期,共有2162家发电企业被纳入市场,年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45亿吨。
《分配方案》并未明确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所发放配额如何结转至第二个履约周期,称相关规定将另行发布。
此外,在首个履约周期的配额方案中,为降低配额缺口较大的重点排放单位所面临的履约负担,设定了一项配额履约缺口上限的机制。即企业履约时,无需为排放总量20%以上的配额缺口支付费用。
在第二个履约周期,这项缺口上限保护机制被取消。但为减轻重点排放单位履约压力,《分配方案》称,如有必要,将根据实际情况在核定配额环节实行柔性管理,相关规定同样另行发布。
(责任编辑:焦点)
- ·交通运输部:大力推动新能源清洁能源在航运领域应用
- ·内蒙古二连浩特:封控区增至82个,启动运行第二座方舱医院
- ·世界花卉大观园恢复开园:按75%限流,出示72小时核酸阴性证明
- ·5月地产信用债发行显著上升 机构建议房企抓住窗口期
- ·数字人、工业元宇宙……元宇宙商业模式渐趋成型
- ·起大早赶晚集的百度造车终于有了实质进展,悬念是集度量产车能实现概念车90%吗?
- ·国家卫健委:以非法强制措施进行核酸检测,将整改纠正
- ·滨江集团董事长参摇自家豪宅,中签率36.5%,戚金兴:此前摇过很多次,都没摇中
- ·世茂集团:33亿元出售北京两地块权益,将用于偿还境内债务
- ·越南:在老挝南部阿速坡省水电和采矿领域的投资超过8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