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亿元!“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将设立
2000亿元
“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的保交楼总额为2000亿元,是亿元一项全新的、阶段性的贷款工具,使用过程中将坚持商业银行自救和自愿两个原则,支持其业务逻辑是计划将设化解风险,而非贷款展期。保交楼
● 本报记者 彭扬
11月21日,亿元中国人民银行、贷款中国银保监会联合召开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支持研究部署金融支持稳经济大盘政策措施落实工作。计划将设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透露,保交楼近期监管部门将设立“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亿元和“保交楼”专项借款一同对暂遇困难的贷款房地产企业贷款提供帮助。
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
会议强调,支持要全面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计划将设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稳定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建筑企业贷款投放,支持个人住房贷款合理需求,支持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存量融资在保证债权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展期。用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支持民营房企发债融资。
潘功胜表示,房地产金融政策有三个目标:一是阻断和弱化房地产领域风险外溢;二是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三是支持刚性、改善性住房需求。
从商业银行来看,党委副书记付万军表示,将继续落实好《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以及《关于商业银行出具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有关工作的通知》等措施。同时,该行也将落实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平衡好房地产开发贷和个人按揭贷款投放。
此外,会议提出,完善“保交楼”专项借款新增配套融资的法律保障、监管政策支持等,推动“保交楼”工作加快落实,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潘功胜透露,近期监管部门将设立“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和“保交楼”专项借款一同对暂遇困难的房地产企业贷款提供帮助。“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的总额为2000亿元,是一项全新的、阶段性的工具,使用过程中将坚持商业银行自救和自愿两个原则,其业务逻辑是化解风险,而非贷款展期。
保持信贷增速基本稳定
会议指出,全国性商业银行要增强责任担当,发挥“头雁”作用,主动靠前发力。要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扩大中长期贷款投放,推动加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更好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发挥好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和财政贴息政策合力,积极支持制造业和服务业有效需求。
专家表示,在总量有望保持稳定增长情况下,信贷投放将继续向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今年以来,整个金融系统对实体经济支持的力度都在加大,同时,信贷总量增长稳定性也在增强。
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方面,潘功胜介绍,截至10月末,两批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合计已投放7400亿元。目前,各银行为金融工具支持的项目累计授信额度已超过3.5万亿元。目前授信项目的提款较少,只占授信额度的4%,后续仍需继续加大落实的力度。
对于下阶段信贷工作,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在会上表示,要保持信贷增速基本稳定;要善于发现新的信贷需求,特别是在、新动能、新市民领域,同时,也要激活休眠需求;要把握好信贷、非信贷的管理,表外融资尽量以贷款形式开展,减少通道和链条;要防范不良资产大幅上升,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
主动向实体经济减费让利
会议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等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按照市场化原则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主动向实体经济减费让利。
就金融机构而言,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建议,在坚持商业可持续和风险总体可控的情况下,可继续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和业务流程,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加大对市场主体尤其是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纾困力度,更好满足实体经济特别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和企业资金需求。
此外,监管部门在会议中透露,后续将尽快下发支持金融机构对普惠小微贷款阶段性减息的政策问答。
(责任编辑:时尚)
- ·11月24日听博时基金郭晓林、广发基金罗国庆等大咖说:新旧能源发展战略 规划“高质量”养老
- ·工信部将开展医药产业链强链补链行动
- ·有望明年初登场 爆Galaxy S23 Ultra主摄2亿像素
- ·高盛:首予纽蒙特矿业(NEM.N)买入评级 目标价53美元
- ·刘强东发内部信:2000多名高管降薪10%到20%,基层员工福利提高
- ·网信办发布公开征求《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
- ·发布会纪要丨住建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保交楼专项工作正在进行中
- ·华泰期货煤焦钢矿:外围数据超预期 市场恐慌蔓延
- ·黎巴嫩10月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上涨158.46%
- ·重庆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
- ·第五届中国健康经济发展论坛暨第四届健康医疗大数据论坛11月27日举行
- ·数读中国这十年:住房供应规模持续增加
- ·欧盟也不干了!美媒:欧盟正评估美电动车补贴政策是否违反WTO准则
- ·海正药业控股子公司破产,“瘦身”后能否轻松?与恒瑞医药同年上市,曾经营收超恒瑞,现在市值仅剩恒瑞零头
- ·油气产业面临多方挑战 浙江自贸区舟山片区如何搭建国际化平台?
- ·双良节能拟投20亿设孙公司扩产 产能释放扣非涨295%
- ·长城基金:交投缩量热点切换,关注外围市场传导效应
- ·英特尔下调自动驾驶部门Mobileye的IPO估值目标 或推迟其上市
- ·自动驾驶配送公司Nuro宣布裁员20%
- ·郭广昌“调仓”:外界猜测复星系密集减持动作和自身债务问题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