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谁是万亿险资最钟爱的基金?偏爱ETF 只投资近20个主动基金!

谁是万亿险资最钟爱的基金?偏爱ETF 只投资近20个主动基金

时间:2025-07-06 07:12:29 来源:诗以言志网 作者:热点 阅读:248次

炒股就看,险资权威,最钟F只主动专业,基金近个基金及时,偏爱全面,投资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险资

来源:资本深潜号 

在中国公募基金市场里,最钟F只主动有三个大机构地位超然。基金近个基金

其一是偏爱社保基金,手握万亿重金,投资专挑各家大型公司的险资骨干基金经理定制产品;

其一是券商,手握大概上千亿活跃资金,最钟F只主动是基金近个基金所有大型ETF幕后最重要的操盘手。

还有一个就是偏爱险资,中国大型险资手中的投资存量保险资金超过24万亿,其中权益(股票)投资的规模超过3万亿,几乎是基金业最重要的“话事”机构。

而且,大型保险公司都有专门的资管机构,雇佣业内经验最丰富的配置经理操盘,所以它们的选择相当具备看点。

那么,身家庞大且精明的险资最钟爱哪些基金呢?

01

操作偏爱ETF

Wind统计的基金数据显示,保险(含保险资管公司)持有的上市基金里,最重要的品类是ETF(交易型指数基金)。

以规模巨大的为例,它合计现身46只基金的十大持有人,其中40只为ETF基金。

如果计算人寿持有基金的总份额,97%以上都是指数基金。

保险机构重仓ETF和指数基金有两个原因:

其一、指数基金交易成本低,且组合透明公开,对于经常需要控制回撤的保险资金而言,有很强的吸引力;

其二、目前公布持有人名单的部分基金里,指数基金的比例较高,这可能导致险资的持基数字出现一定的偏差。

02

只投资近20个主动基金

当然,险资并不是不投资主动基金的,恰恰相反,它们历史上投资时间最悠久的权益品种,就是——主动权益基金。

根据WIND统计发现,险资投资对主动偏股基金的投资比较集中,基本上集中在近20只基金上。

这些基金并不是业内规模最大的基金,也不一定属于业内规模靠前的机构,更不一定是业内名气最大的基金经理管理。

总体来看,这些基金多数属于特色鲜明、规模适中的产品,由股票投资特色鲜明的机构(比如兴全、东方红、广发、中欧、汇添富等)管理,且多数有2~3年的锁定期。

这些特点很值得重视。

附图:保险资金重仓主动基金明细

03

科创基金意外“走红”

今年,科创和科技类基金是业绩比较“拉胯”的,净值回撤幅度普普遍很深。

但也恰恰是它们成为了险资重仓持有的目标。

从上图可以看出,包括博时科创3年、南方科创3年、汇添富科创2年、中欧科创、大成科创、华夏创业板、广发创业板等基金都被险资重金持有。

甚至还有“抱团买入的”。

比如,泰康人寿系机构2022年中就出动了6个账户买入了中欧科创主题基金。

在该基金的前十名持有人中,“泰康系”占据过半席位。

类似的,中国人寿也批量买入了博时、南方、汇添富、大成等公司科创主题基金,进一步加重了险资的“科创”特色。

也有另辟蹊径的,比如兴全旗下分管投研副总经理谢治宇管理的兴全合宜、景顺旗下副总刘彦春管理的景顺鼎益也被部分险资重仓持有。

后者是出于“追捧明星”,还是对“长期表现有信心”,尚不得而知。

04

折价的诱惑?

基金业绩不好,通常会被“拿下”,但如果一堆机构都在持续买入,肯定有些原因。

此前就有一种声音认为,险资买入上市偏股基金,是在博“折价”。

观察泰康系买入中欧科创主题的过程,似乎和这种推测有所“吻合”。

根据相关公开数据,泰康人寿是在2021年下半年大举加仓中欧科创主题基金的。

彼时,中欧科创折价约11%,且即将于2022年6月下旬,结束封闭运作进入开放期。

这时候买入,确实能比较确定的获得折价收益。

事后看,相关基金的折价率确实在收窄(下图)。

05

赚钱与否存疑

不过,投资基金想赚钱,除了考虑折价扩张与收缩因素,也要考虑其自身净值的波动曲线。

从后续中欧科创的净值表现看,和其他科创基金一样,它在2021年年中至2022年年中出现了12%以上的累计回撤。

12%的净值回撤和11%的折价收敛对冲后,泰康人寿的投资还能不能挣钱,就不太好判断了。

类似的,中国人寿几乎也在去年同期大幅加仓了大成科创主题3年基金,后者同期也有折价情况,也在今年7月完成了封转开。

与泰康不同都是,中国人寿的操作更加灵活,中国人寿保险今年上半年就卖出了一部分基金份额,这让它们有机会“减亏”。

附图:大成科创主题2021年年报持有人(部分)

06

相对收益、组合跑赢

此外,不能排除一个可能,部分险资或许把公募基金投资,纳入了某种策略。

比如,前文显示,中荷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和华夏人寿保险都投资了兴全合宜。

后者是相当长时间内,国内LOF基金的“天花板”。

交易量活跃,规模大、投资经理深得机构信任。

当时,量化圈内就有讨论,如果要拿LOF来做alpha套利,那么合宜可能是比较理想的目标。

如果这种策略真的成真,那么对于基金的持有人来说,单个基金的净值是涨是跌就不重要了。

更关键的应该是,这个产品的净值相比某类产品有否存在某种固定的净值关系,后者属于可以剥离的“超额收益”。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 百思买Q3可比销售额降幅优于预期 将斥资10亿美元进行回购
  • 突发!中马传动55岁实控人因病去世,4天前刚从上市公司辞任
  • 空客预计今年交付720架商用飞机
  • 百融云-W高开8% 预期去年溢利约2.21亿至2.28亿元
  • 高途财报速读:一家伪职业教育公司?
  • 上海:“AMASS”“LILY”等6批次皮革服装不合格
  • 连续两个涨停后昨跌停 通宇通讯2月来涨近50%
  • 市场分析:高通胀短期难以改善!美联储加息进程或远未结束
推荐内容
  • 8月造车新势力交付量排名生变:哪吒、零跑蝉联冠亚军,“蔚小理”紧随其后
  • 格林基金新任孙九正为副总经理 曾任天弘基金华北营销中心总经理
  • 小米13 Pro将在印度发布 听说价格很激进 2月26日揭晓
  • 新增保险金信托规模89.74亿元 高净值人群需求成险企布局新目标
  • 波音:京东航空将以737货机机队启动运营
  • 北京:4月起参保人可多种渠道查询2022年度社保对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