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质量低人才薪酬低 恶性循环该如何破解?

“互联网大厂”2万元月薪“践踏学历”?职教质量高职毕业工资还不如农民工?2023年1月,北京某院校一名硕士生发布的低人一则“吐槽帖”引发热议。无独有偶,才薪酬低据广东省发布的恶性2022高职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相关数据,广东高职院校毕业生平均月收入3869.21元,循环比此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该何去年农民工月均收入4615元还低700多元。
高等教育回报率,破解是职教质量指每多接受一年高等教育,收入待遇增加的低人比例。高等教育回报率越高,才薪酬低高等教育对受教育者的恶性吸引力也就越高。我国高职毕业生的循环平均月收入水平较低,这意味着高职教育的该何回报率较低。破解这一问题,破解高职教育不能只回报给受教育者一纸文凭,职教质量而应该给受教育者高质量的技能教育,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与薪酬待遇。
近年来,针对如何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地位,不少建议都指向要提高技能人才的薪酬待遇。然而,这遭到用人单位的质疑:如果技能人才真有高技能,提高薪酬待遇没问题,可很多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并没有高技能,怎么给他们更高的待遇?这就让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陷入恶性循环——待遇低,影响职业教育的地位和吸引力,进而影响职业教育质量,又反过来影响技能人才的待遇提升。
这一恶性循环,已经影响到各地的中职招生和办学。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8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557.05万人,2021年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375.37万人,这意味着有180多万中职学生中途放弃职业教育。考虑到统计口径变化,也至少有超百万中职学生中途放弃。调查显示,在有的农村地区,考上中职而不去读,或者中途放弃的农村学生比例达到60%多,他们大多是提前外出打工,理由是,上中职学不到技能,还不如早点外出打工。
相对而言,高职的吸引力比中职高,但其吸引力更多来自文凭,而不是职业教育的质量。不少上高职的学生是冲着高职大专文凭才读高职。有的高职院校并没有给高职学生高质量的技能教育,如把最后一年作为“就业年”,让学生自己去找就业实习单位、找工作,不给学生任何教育,这导致三年高职变为两年;还有的职业院校把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组织学生到专业不对口的企业实习,所进行的实习工作,就是流水线操作。
这种情况必须纠正。破除职业教育低质量、技能人才低薪的恶性循环,首要责任在职业院校。必须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给学生货真价实的技能教育,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当前,职业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难点有二,一是缺经费,二是缺现代学校制度。解决职业院校办学经费问题,必须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从全世界范围看,发达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是对普通教育投入的三倍,而我国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还没有达到对普通教育的投入水平。我国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明确职业教育是和普通教育平等的类型教育,要优化职业教育类型、教育定位,必须对标高质量技能人才培养,保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推进职业院校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由教授委员会负责学校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双师型教师评价、产教融合推进等教育事务。让职业院校坚持职业教育定位,办出有特色的专业。只有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才能获得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走出职教质量低、人才薪酬低的困境。
相关文章
- 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细则来了。11月22日,澎湃新闻从业内人士处获悉,银保监会于11月21日向各银保监局、人身保险公司、中国银保信公司印发《关于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2025-07-09
- 据时尚行业媒体报道,位于上海传统商业街淮海中路651号的H M店铺近日悄然撤店。该店为H M品牌在中国内地市场开出的首店,开业时间长达15年。2021年的新疆棉事件,是HM在中国市场下滑的转折点。消费2025-07-09
货币政策委员会二季度例会:统筹抓好稳就业和稳物价 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张琼斯)上证报记者今日从央行获悉,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2年第二季度例会于6月24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要统筹抓好稳就业和稳物价,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2025-07-09徽商期货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功举办2022“期货知识进校园”活动
2022年6月22日-6月23日,徽商期货与合作高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举办第五届“郑商所杯”大学生模拟交易大赛宣讲暨“期货知识进校园”活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MF中心副主任苟小菊线上指导,希望2025-07-09当手机从“潘多拉魔盒”变为记录学习的工具 学习博主站在流量的风口
实习生 周雨萌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娟娟 来源:中国青年报11月20日,听障学生在泉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听障职教大楼里上影雕课。为了让听障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福建省泉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开设了美容美发课、陶2025-07-09-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2025-07-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