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银行的喜与悲:抢跑“双碳” 未必是最大受益者
欢迎各位来到ESG会客厅,双碳我们今天的兴业话题是会不会起大早赶晚集?
那么,怎么会引出这个话题来呢?银行益因为兴业银行是中国第一家所谓的赤道银行。
1、喜大受绿金的悲抢必最开拓者
赤道银行大家去翻下字典,就知道是双碳怎么回事。这个概念是兴业IFC,就是银行益国际金融公司,在2005年提出来的喜大受一种可持续金融发展理念。
大家都知道,悲抢必最肯定是双碳注重环保,注重气候治理。兴业那么根据这种原则,银行益他制定了一些标准,喜大受符合这些标准的悲抢必最银行就成为赤道银行。
那么,兴业银行是中国第一家跟IFC合作的银行,那么时间就很早、很早、很早了,大家要知道,2006年兴业银行就推出了最早的节能减排的贷款,是不是非常早?之后,他跟IFC的合作扩展到很多领域。
但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这个绿色金融的概念,大家并不太了解,更没有现在的绿金、碳达峰、碳中和这些概念。
应该讲,兴业银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是相当长的,他的业务范围扩展也很快。即便现在在碳中和概念中间,我们看到他也创造了很多第一,比如说首批的“碳中和债”,甚至他也参与了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设。
2、后来者居上?
那么,水皮的担心来自哪里呢?实际上,水皮的担心正是来自于碳中和、碳达峰概念深入人心,得到了社会强烈的回应。
我们看到,绿色金融的风潮真的是风起云涌,因为去年绿金信贷的增幅就是30%,远远高于一般银行贷款10%这个增幅。四大国有银行他们的绿金规模都在1万亿以上,而兴业银行因为自身的规模是有限的,他的绿金贷款规模在4500亿左右。
其实,不只是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的追赶速度也很猛,绿色贷款增速达204.6%,是140%,的增幅都超过了100%。
但是,市场规模就这么大,绿金概念大家还有个认识的过程,能够产生效益更需要时间的验证。简单说,就是僧多粥少!
所以,水皮特别担心,兴业银行是一个开拓者,未必是最大的受益者!
作者:水皮杂谈工作室
(责任编辑: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