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高盛“爆款”报告:如果美联储继续紧缩,谁会最先内爆?!

高盛“爆款”报告:如果美联储继续紧缩,谁会最先内爆?

时间:2025-07-06 15:19:21 来源:诗以言志网 作者:综合 阅读:985次

来源:华尔街见闻 周晓雯

对于美联储即将放缓的爆款预期开始上升,但全球央行对通胀的高盛果美斗争还远未结束。

随着美联储持续收紧,报告爆从主权债到共同基金,联储再到新兴市场以及企业借款等市场将相继成为潜在“引爆点”。继续紧缩

上周四,先内受美国10月CPI增速放缓影响,爆款市场对美联储即将政策转向的高盛果美预期再度上升。在乐观预期推动下,报告爆美股强势反弹,联储纳指单日暴涨超7%,继续紧缩标普涨5.6%,先内道指涨超3.7%。爆款美股三大指均创2020年4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高盛果美

但全球央行对通胀的报告爆斗争还远未结束。迄今为止激进的紧缩政策引发了人们对已经习惯于低利率的全球金融体系可能会出现问题的担忧。

在上周一份高阅读量的报告中,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美联储收紧政策,最先“内爆”(Break)的是什么?

2008年金融危机后担任美联储理事的哈佛大学教授Jeremy Stein、欧洲央行前副行长Vítor Constâncio以及高盛内部分析师团队表示,以下几个风险最有可能成为市场的“断裂点”:

美国国债和其他主权债券的流动性不足;

共同基金的资产负债错配;

美元创纪录飙升导致新兴市场危机失控;

企业借款人疲软,尤其是那些有浮动利率敞口的企业;

养老基金危机。

主权债流动性风险

Stein和Constâncio认为,美国国债和其他主权债券市场流动性不足的风险应当被关注。

高盛首席利率策略师Praveen Korapaty指出,这主要因为全球金融危机后的监管措施阻碍了这些证券的做市,导致未偿主权债务激增,远远超出了中间机构的处理能力。

不过他们之中也有分歧,Stein认为这些问题很容易解决:

美联储至少可以通过一些相对简单的修复措施来部分解决这一漏洞。

例如,补充杠杆率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后对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银行实施的对风险不敏感的资本要求,但它阻碍了银行在国债市场上的交易。美联储可以很容易地调整这一要求,使其达到预期的目的。

但Korapaty却认为,美联储和其他主要央行可能会越来越被迫使用其资产负债表来维持市场有序运转,而不是执行货币政策。

共同基金风险

Constâncio和Stein还担心共同基金的资产负债错配,特别是开放式债券基金,这有可能在压力时期引发资产抛售。

Stein表示,这种结构性脆弱性在2020年初在美国得到了充分展示,而且从未消失,因为美联储救助了这些基金,但下一次可能无法这样做:

美联储在2020年3月通过创建信贷工具对其进行了纾困,在阻止当时这些基金的大规模资产流出和清算方面发挥了非常强大的作用。

虽然这绝对是正确的做法,但它掩盖了我们更多地了解其中一些基金的真正脆弱性,并造成了道德风险——信贷息差收紧,而这些基金的基础结构几乎没有变化,业务照常进行。

他们还担心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其他经济体的主权和企业借款人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特别是如果美元进一步升值的情况下。

新兴市场风险

但与其他风险相比,新兴市场的风险似乎较低。

在美元借贷成本低廉时代,许多新兴市场的企业以美元借款,但当美元因加息大幅升值时,这种情况就会给这些新兴经济体带来巨大压力——日本就是一个例子。

高盛外汇和新兴市场策略师Ian Tomb和Teresa Alves也指出,一些前沿经济体已经处于由美元资金挤压引发的典型新兴市场危机中。

不过,高盛外汇策略师Karen Reichgott Fishman发现,许多新兴市场央行(和日本央行)的外汇干预已经减缓了本币对美元贬值的步伐。大多数主要的新兴市场已经证明对这些压力有相对的弹性,全球系统性的新兴市场风险似乎很低。

企业借款人风险与养老基金风险

分析师认为,那些在新兴市场之外的企业借款人风险和养老基金风险也值得关注,尽管风险同样相对较低。

高盛信贷策略师Lotfi Karoui和Vinay Viswanathan的观点表示,虽然这些借款人的基本面仍然健康,但发行了浮动利率杠杆贷款的公司容易受到较高程度、较长时间的资金成本冲击。

但他们也认为,这种冲击威胁金融稳定的风险比过去的周期要低。

对于近期市场风险关注中心的养老基金,高盛资产管理策略师Ed Francis、Matthew Maciaszek和Michael Moran认为,英国养老基金近期面临的危机不太可能在其他地方重演。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 《纽约时报》:美国写字楼困境依旧
  • 横店东磁:新能源产业先进产能有效释放 归母净利增36.42%
  • 展品再贵依然有市场,这些身价不菲的“进博会网红”有了下落
  • 十部门发文:到2025年底,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达100%
  • 英特尔芯片代工业务负责人将离职
  • 小摩:内地医药股估值正触底 强烈推荐医疗器械、CXO板块等
  • 新增6家券商 科创板做市商扩容至14家
  • 海南两家离岛免税店获批设立 世界最大单体免税店月底开业
推荐内容
  • 首批入选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出炉
  • 比亚迪携三款电动车型亮相巴黎车展
  • 十大基金,同日公告:自购!A股三大指数全线翻红
  • 王能全:清洁转型中的能源安全与石油天然气的地位
  • 世界杯带动大屏需求 智能投影走上“增长快车道”
  • 江苏南京新增5例核酸检测结果异常人员 活动轨迹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