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地产股何时回暖?外资建议:关注一线城市二手房成交量!

地产股何时回暖?外资建议:关注一线城市二手房成交量

时间:2025-07-07 04:49:27 来源:诗以言志网 作者:娱乐 阅读:695次

财联社7月5日讯(编辑 周新旸)2022年以来国内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地产地方发布楼市扶持政策的股何频率明显加快。

据中原地产数据显示,时回手房2022年上半年,暖外各地出台楼市松绑政策已超460次,资建注线覆盖城市超200个,议关次数刷新历史记录。城市成交但房企的地产债务展期及违约持续不断。

对此,股何瑞银中国/香港房地产研究主管林镇鸿在接受香港经济日报专访时表示表示,时回手房中资房企过去未曾经历如此长时间的暖外调整周期,加上房企违约风险仍在,资建注线市场信心恢复仍需时日,议关一线城市的城市成交二手成交量将是领先指标。

林镇鸿强调,地产相对过去美国及日本地产泡沫,国内地产业依然有基本面支撑:国内城镇化相对较低、居民杠杆率较低及地产业的问题未传导致金融体系。

瑞银预计:下半年国内地产销售额同比跌11%

瑞银称,低基数下,下半年全国内房销售额同比跌11%,较2022上半年回升约40%,恢复速度缓慢。现在房企没有足够现金流偿还余下债务,如果销售没有明显恢复,不排除全国性房企仍会违约及展期,这会造成骨牌效应,影响其他房企。

去年全国房地产住宅销售为16万亿人民币,林镇鸿认为已见顶,未来或维持在12万亿元人民币的水平。

近期政策吹暖风,多地调降利率及首付比例等,亦有民企被监管机构选为示范房企,发行人民币债及信用保护工具。林镇鸿表示,示范房企带来的讯号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因发债金额不能与销售金额媲美,而且业内仍有违约及展期,令信用保护工具的效用打折扣。

国内百强房企上半年销售额减半,疫情反复让市民买楼意愿下降。开发商的现金流来自卖楼及融资,其中以卖楼占比最大,但现在全行业销售普遍跌50%至60%,及上半年房企还债多于发债,大部分房企仍处在烧钱状态。

多家已违约的房企正筹备重组方案,其中恒大(03333.HK)重组计划料月底前推出。瑞银认为,大型房企出台重组方案,对已违约的民企具指标性作用,但市场反应如何仍要视乎方案内容,而重组方案一般涉及四种处理方式:延长还款期限、减少票据利息、削减票据本金、债转股。

关注一线城市二手成交量 国内地产行业有基本面支撑

瑞银认为,国内地产整体以一手市场作主导,这意味房价的定价权取决于开放式,但一线城市则以二手市场占主导。林镇鸿成,一线城市的购买力较强,回顾2014至2015年的调整周期,一线市场先行恢复,故未来关注一线城市的二手成交量,若有复苏迹象,有望传导致其他城市,并给予购房者信心。

对比美国2006至2007年及日本90年代的地产泡沫,瑞银称,国内地产业有三个较为正面的基本面支撑:

1. 美国及日本的地产泡沫传导致金融系统,但中国没有,因按揭成数(LTV)为70%,而美国当时接近100%,因此美国一旦楼价下跌,金融体系就缺乏缓冲空间; 2. 国内居民杠杆率(债务相对GDP)约62%,低于当时美国近100%及日本约68%; 3. 中国城镇化持续进行中,2021年城镇化率约65%,美国及日本当时则接近80%。

林镇鸿,国内房企大洗牌后,未来房企杠杆更低,内房市场会将变得更健康,行业集中度会提高。

国企受惠 港资地产商亦有机会

林镇鸿还认为,国内地产行业整合后,除了国企受惠,地区性发展商及香港发展商也有机会抢占更多市场份额。他目前对民营中资地产股偏悲观,较看好国企。

他指出,每个地区的楼市各有特色,地区性发展商最了解当地的特点。如果地产商只专注10多个能够获利的城市,将市场份额做高,也有助增加拿地能力。他预期,全国性布局的发展商将慢慢收缩布局。

此外,瑞银还估计,未来房企会加强发展非地产业务,例如投资物业、建筑及材料的集中采购等,他又提到现时更多发展商参与代建行业,为金融机构进行代开发。

最后对于物管股,他称,由于地产新开工及销售面积减少,物管公司可管理的面积亦会减少,短期对物管股较内房股更看淡。但值得注意的是,受惠于国企内房股将取得更多市场份额,旗下物管公司也会受惠。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 对话Moka CEO李国兴:人才是未来十年最大红利,HR SaaS正朝“一体化”发展
  • 黑鲨内部人士:和腾讯仍有投资合作,对谣言将诉诸法律
  • 估值极具吸引力 高盛上调卡夫亨氏评级至“买入”
  • 欧佩克意外大减产,美国拿什么“报复”
  • 科凡家居一纸招股书,意外牵出美的集团与海航资本的隐秘金融交集
  • 匈牙利带头“绕行”欧盟制裁大棒 同意修建管道为邻国转运俄油
  • 10年来我国单位GDP能耗年均下降3.3%
  • 蕉下更新招股书:上半年营收超22亿元,营销费用占比下降
推荐内容
  • 胡润高净值人群报告:近3年投资平均年化收益率11.8%,广东独角兽增长速度领先全国
  • 太火了!新能源汽车月销首超70万辆,同比增超九成
  • 苹果公司自研调制解调器可能要到2025年才会在iPhone上出现
  • 银华基金李晓星:当前应积极挖掘市场机会,看好新能源汽车、绿色能源、现代化军工等行业
  • 老虎环球将3800万美元FTX投资减记至零
  • 全国试点医院普及率达53%,首个无痛分娩专项基金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