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国际奢侈品频繁涨价 消费者还买单吗!

国际奢侈品频繁涨价 消费者还买单吗

时间:2025-07-06 00:52:12 来源:诗以言志网 作者:娱乐 阅读:184次

国际奢侈品品牌正在不断探寻其客户的国际接受上限。

北京女孩宋丁前阵子去CELINE的奢侈专柜买包,还在犹豫时,品频该店导购员跟她说,繁涨费再不买,价消这个13000元的还买包可就得涨个500~1000元了。她听闻赶紧买了下来。国际

临近年中,奢侈不断有奢侈品品牌传出调价的品频消息,诸如珠宝品牌Tasaki、繁涨费mikimoto、价消Chaumet、还买Chanel珠宝及高级腕表品牌积家也将在6月加入涨价行列。国际

仅少数奢侈品才保值

记者根据公开信息梳理,奢侈今年1月20日,品频Chanel在去年11月已经提价的基础上,宣布部分款式再度涨价,部分包袋产品涨幅为8%~12%;Hermès则在年初进行了涨价,部分产品涨幅在5%至15%;同期,迪奥宣布部分产品涨价,涨幅在10%~20%,其中一款小号戴妃包从36000涨到41000元;今年4月, Cartier也调整了一轮价格,涨价幅度为3%至5%。

近日,Burberry也对外宣布,未来整体产品售价将上涨15%。公司首席执行官Jonathan Akeroyd表示,品牌会继续瞄准高端市场,此举有助于巩固品牌地位。

奢侈品行业本身的价格灵活性使其拥有商品定价权,“涨价其实是一种营销策略,而且涨价更能让奢侈品品牌保持稀缺性。”二手奢侈品电商红布林的一位市场分析师向记者表示。

根据要客研究院发布的《2022中国高净值消费者洞察报告》,近三年来,顶级头部品牌包袋平均涨价幅度已经超过32%,但是每次涨价都能收获一波哄抢,品牌通过涨价带来的利润已实现了平均超过150%的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疫情暴发后,因疫情引发的供应链问题和通胀问题,让奢侈品行业涨价更为频繁。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奢侈品品牌集体涨价的原因是成本压力,毕竟制造、运输成本这两年不断攀升,同时通货膨胀也是一个方面的因素。

奢侈品敢于频繁涨价或是背靠一部分人购买力依旧旺盛。要客研究院发布的报告中显示,虽然疫情影响仍然存在,规模没有回到2019年的水平,但2021年,全球奢侈品市场开始复苏,同比获得21%的增长,市场规模达到3187亿美元。中国奢侈品市场取得了37%的高速增长,总规模达到944亿美元,继续扮演关键角色。

人们听到涨价会有购买的冲动,觉得买到就是赚,但要客研究院院长、奢侈品专家周婷博士认为,奢侈品保值增值不过是一个营销噱头,只有少数品牌的少数产品具有一定的保值或者增值属性,而这部分产品中的大部分在市场上处于有限流通和无法流通的状态。绝大部分奢侈品作为消费品和消耗品,即使没有使用,也会大幅折价。然而,因品牌宣传和消费者关注的仍是那些极少数可保值和增值的奢侈品,所以给市场造成了奢侈品保值和增值的“假象”。

周婷还强调,奢侈品品牌高频高额涨价,其实是在挑战消费者心理极限。她担心,随着高端消费品市场的供应越来越充分,越来越多具有替代性的品牌和产品的出现,奢侈品牌的价格弹性有可能到达极限,出现价格崩塌,影响整个行业。

二手奢侈品或迎来春天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的消费者其实在购买时也会考虑“性价比”的问题,一手市场的高频涨价让不少人转向性价比更高的二手交易平台。

记者此前采访时了解到,诸如红布林、只二等新兴二手奢侈品交易平台在过去两年中的交易获得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一手品牌涨价或者限量的结果,往往会产生溢出效应,让更多人涌向性价比更高的二手奢侈品,也让二奢电商有了价值新发现。”前述红布林的分析师解释道。

“二手奢侈品电商的兴起,不仅可以让更多人收获高性价比的产品,还借此完成了奢侈品的入门体验。在一手频繁涨价的当下,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大家会把目光转向性价比更高的二手奢侈品市场。”她说。

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闲置高端消费品零售行业市场规模为162亿元,2020年升至510亿元。据预测,到2025年,该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 智评理财惊喜榜||实际兑付收益率最高达4.62%,10月理财公司固收类产品表现稳健
  • 绿景中国地产涨超12% 机构指现房销售或将持续利好领先房企
  • 情侣也能共同贷款买房?“连心贷”火了!专家:违约概率较大
  • 个人养老金开户陷持久战
  • 英伟达、AMD向中国出口高端GPU受限 美国要求申请新许可证
  • 农行“连心贷”引热议,如何界定男女朋友?分手了咋办?
  • 真服了 到底是谁还在支付宝里种树啊?
  • 中基协发布 不动产私募基金试点指引
推荐内容
  • 英国首相苏纳克首访基辅,宣布对乌提供5000万英镑防空军事援助
  • 通胀正在放缓?数据背后也许并没有那么乐观
  • 跑步入场, 外资系公募均已上报新品
  • 上市10年亏8亿,黄氏家族套现24亿!首航高科:一纸章程修改,钻尽法律漏洞,只为确保割韭菜地位永不动摇
  • 揭秘“杀猪盘”:变的是联络方式,不变的是对感情金钱的诈骗
  • 研究机构:2022 年中国大陆液晶数字标牌出货量 50.3 万台同比下降 56.4%,户内集中于 43/55 英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