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吴心伯:中国、日本、欧洲应该成为下一轮全球化主要驱动力!

吴心伯:中国、日本、欧洲应该成为下一轮全球化主要驱动力

时间:2025-07-05 19:15:26 来源:诗以言志网 作者:时尚 阅读:944次

2022年6月21日,吴心为下由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伯中本欧第八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在京举行。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国日该成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在以“21世纪的洲应主驱中国与全球化”为主题的全球化30人圆桌论坛上发表观点。

吴心伯指出,轮全我们现在正在从无限的球化全球化走向有限的全球化,在过去大部分时间全球化发展呈现无限全球化的动力态势,世界是吴心为下平的,所以资本、伯中本欧技术、国日该成产品等等都能畅通无阻。洲应主驱全球化在深度、轮全广度和速度上会无限提升,球化这也是动力我们曾经熟悉的全球化。但是吴心为下经过过去的五年,我们认识到全球化已体现出了它的有限性,有些国家根据它的政治和安全利益建立了墙,使得生产要素的流动受到阻隔,在这种情况下有限的全球化有三个特点:

1,全球化的减速。

2,逆全球化、去全球化的趋势。比如现在美国和西方国家,对技术,资本和产品的流动施加越来越多的限制,对产业链的调整、去中国化,在深度和广度上往后倒退。

3,全球化的动力在发生变化。过去推动全球化的主要力量来自三大经济体,美国、欧洲和日本,他们有能力也有意愿,但现在他们的意愿都在下降。特别美国,从特朗普执政以来,对全球化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此外他表示,今后全球化的走向取决市场逻辑和政治逻辑的博弈,市场逻辑是推动全球化的因素,政治逻辑是抑制全球化的因素。全球化不是客观的,自然的,市场的行为,它需要有相应的政治意愿支撑。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做?

1、强调市场的逻辑。全球化是市场逻辑驱动的,对于中国要做好三件事情。(1)确保市场的开放性。(2)确保规则的合理性,以市场为主体,以规则为支撑。(3)确保资本的获利性,让投资能够获得收益。所以我们要强化市场逻辑,市场要开放,规则要合理,而且资本要获利,这才是全球化它的逻辑的根本。

2,弱化政治逻辑,因为政治逻辑是反全球化的,比如美国现在不仅有国内的民粹主义,在外交上有地缘政治和价值观的考虑,这些东西都是它采取去全球化、逆全球化的原因。吴心伯认为,我们的工作现在主要是推动中日和中欧在全球化问题上的合作,中日主要是在RCEP框架内合作,中欧要继续推动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如果中日和中欧的全球化的合作能够继续向前发展。

3,在欧亚大陆打造新的全球化动力组合。中国、日本、欧洲应该成为下一轮全球化主要,因为美国在可预见的将来,不大可能像过去一样成为全球化主要动力。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 王一博撑不起一家上市公司?乐华娱乐港股遇冷,招股期满后暂停IPO
  • 东风集团股份1月3日回购288万股
  • 这种植物不能挖!3人被判刑
  • 德国财长预计能源价格将持续高企
  • 影院转型花样多:提供午休场所和脱口秀场地
  • 韩国放宽首都圈房地产监管,首尔大部地区取消预售价格上限制度
  • 全球经济降温预警!08年金融危机后韩国首次出现贸易逆差
  • 爱心人寿引入新股东后预计今年盈利,2022年前三季度亏损3.5亿元如何扭亏?
推荐内容
  • 十年深耕 成就卓越 奇瑞捷豹路虎诠释新现代豪华主义
  • 北京银保监局:启动实施京冀交通事故车险服务一体化试点
  • 三星将在CES 2023展示新款显示屏:折叠、滑动都支持
  • Keefe Bruyette:维持温伯格合伙公司“与大盘持平”评级 上调目标价至9.50美元
  • 中字头个股狂飙,却飙出了尴尬的长上影线
  • 广州住房公积金:符合租住条件者的月提取额上限为961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