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文物考古热成时尚,敦煌依然招人难?!

文物考古热成时尚,敦煌依然招人难?

时间:2025-07-05 17:51:18 来源:诗以言志网 作者:焦点 阅读:350次

近日,文物在纪录片《敦煌师父》第二集《大漠中的考古孤勇者》中,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张小刚讲述了该所招人难的热成窘境:一个考古事业编的岗位仅有五六个人报名,最后竟没有一人应试。时尚针对“招聘门槛过高”的敦煌说法,张小刚回应称:我们招聘门槛并不高,招人“从本科生起”。文物(《新京报》9月20日)

近年来文物热、考古考古热成为一种时尚潮流,热成有关注热情的时尚年轻人不少。敦煌地处丝路要冲,敦煌作为阳关、招人玉门关“两关”的文物文化符号地,具有独特地理位置和浓厚历史文化相交汇的考古特征。以莫高窟为代表的热成敦煌石窟尤为博大精深,是学术的海洋,被很多人视为考古人的圣地。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气度极大、气象极大”的所在,却招不到人,外人视为“香饽饽”的事业编制也乏人问津,这背后肯定有现实的原因。

正如一些研究者所言,一方面,考古专业毕业生本就不多,近年来各地研究机构纷纷加大招考需求,人才抢夺竞争激烈;另一方面,敦煌偏居中国西北一隅,远离大城市、自然环境恶劣、工资待遇也不诱人,很多人即便符合条件也不太愿意报名;即便报名了、考上了,真正要去也会心存顾虑。

旁观者当然可以强调敦煌作为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杰出代表,作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和多元融合的东方典范,具有无与伦比的研究价值;当然可以很有逻辑性地把为什么要“甘守清贫、耐住寂寞,投身到有意义的研究中”等道理讲清楚。然而,对个体安身立命的需要而言,在生活、爱情、子女教育等现实面前,这些价值难免被掂量一番。说到底,一项真正意义重大的研究、一个真正国家亟须的岗位,应该有包括优渥的工资待遇、更可预期的晋升机会等有竞争力的条件相匹配。

我们当然要热情讴歌那些不计名利、甘于奉献、把一生献给考古的人。比如“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先生,当年北大毕业之后就毅然扎根西北荒漠,一干几十年。她那种“对事业的热爱与执着,以历史文化传承和保护为己任”的精神值得全社会尊敬。只是,我们不能苛求所有考古毕业生都不计得失地付出,尤其是在他们有其他选择的时候。

很多外行尚且对敦煌的魅力心向往之,考古专业毕业生能不向往吗?只是,当现实给出的待遇、条件不足以对冲偏远、艰苦和寂寞,就很难说服家人、伴侣以及自己。解决这个问题,还需从制度保障层面想办法:如此意义重大的研究、如此重要的岗位、如此艰苦的环境,为什么不能开出更有竞争力的待遇条件?为什么不能给沙漠上的“文明守望者”更高的收入和待遇?

越是稀缺人才,越要真心稀罕,既要讲情怀、讲精神,也要讲待遇、讲实际,并且为青年人才创造舒心、顺心的发展环境。把理想之光和现实之叶结合起来,一定可以产生更多光合作用,让更多有志青年投奔敦煌、拔节成长、延绵接力。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 硬抗美国施压!荷外贸大臣:对华出售光刻机 荷兰自有主张
  • 涨停板复盘:深成指、创业板指跌近2% 4400只个股下跌
  • 思科第二财季净营收136亿美元 净利润同比下降7%
  •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上探4%之前面临技术阻力
  • 女子江心岛空地露营一天被村民4次索费,村委会:收费无依据
  • 胜宏科技募投项目随意终止 须强化保荐机构持续督导责任
  • 郭广昌:希望能与茅台在更多领域、尤其是白酒、文化、健康领域加强交流合作
  • 日本实际工资连续10个月同比下降
推荐内容
  • 百度第三季度非网络营销营收65亿元 同比增长25%
  • “终极电池”呼之欲出,哪些公司面临价值重估?
  • 抖音发布探店规范打击“霸王餐”“云探店”等现象 已在成都等8个城市试点
  • 商家“反向抹零”多收1毛被罚4500元,冤不冤?
  • 《阿凡达2》内地定档12月16日,还能带来电影视觉革命吗
  • 杭州:支持吉利控股集团携手构建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